吉利积极响应国家“碳中和”战略,推动新能源战略布局,制定两个“蓝色吉利行动计划”,构建包括混合动力、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在内的多层次新能源汽车体系,积极为全球碳减排行动作贡献。
应对气候变化
1. 两个“蓝色吉利行动计划”
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: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,包括混合动力汽车、插电混合动力汽车、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,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,其中90%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,10%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。
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: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,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,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。
2. 数字化技术助力“碳中和”
吉利通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进行企业升级,共同推动全产业链低碳排放,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2018年,吉利与腾讯首次合作,携手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国铁吉讯,基于高铁出行场景为用户提供多种站车一体化、线上线下协同出行服务。
2019年,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企业亿咖通科技(ECARX)与腾讯车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围绕智能网联服务、联合用户运营、AI及云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。
2021年,吉利与腾讯集团再次携手,在未来围绕智能座舱、自动驾驶、数字化营销、数字化底座、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。
新能源生态布局
绿色驾驶
2018年以来,吉利全面迈入新能源汽车时代,发布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,并通过四大技术路径,初步实现从技术追随到技术引领的新跨越。
混合动力
吉利的48V轻混、高电压油电混动(HEV及PHEV )技术均达到了行业领先的节油率水平。当前,吉利汽车正加紧研发第二代HEV系统,目标节油率将达45%。
电动化
吉利的纯电动汽车应用自主掌握的三合一驱动系统(电机、电控、减速器),机械效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在电池成组(Pack)方面,吉利已掌握国际领先的Pack集成开发和平台化开发、电池管理系统(BMS)软硬件自主设计开发、仿真分析与测试技术,并应用于多个车型的配套开发和量产。
替代性燃料
吉利的商用车甲醇发动机通过高滚流气道、高压缩比、冷却EGR、米勒循环及高效增压器等先进技术,已将最大热效率提至42.6%。目前,吉利已攻克甲醇的腐蚀性及排放控制等技术难题,拥有多项相关专利,是行业中率先推出甲醇燃料量产车型的公司。
此前,吉利还与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(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)展开合作,开发了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甲醇的可持续发展方法。
燃料电池技术
吉利不断探索燃料电池领域,掌握了电堆控制系统和软件、整车集成等技术。当前,吉利已开发多款燃料电池商用车型,覆盖客车、轻卡及重卡,已有逾百台氢燃料公交车交付使用。
绿色运力
吉利密切关注绿色运力与智慧车联网服务领域,加速布局“绿色慧联”新能源运力平台,依托自身强大的生态系统,赋能绿色物流体系,助力实现“碳中和”目标。

绿色慧联
绿色慧联依托吉利及传化生态体系,以专属定制车为核心,开展车辆租售、充电运维、智慧车联网三大业务,为客户提供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。未来,将通过进一步打造共享运力平台,建立绿色联盟,助力推动绿色物流和智慧物流发展。
2020年,绿色慧联绿色里程2.2亿公里;累计碳减排量3.2万吨,节约燃油资源2,954.7万升。

万物友好
万物友好旨在通过推广换电重卡,打造经济的绿色离线能源补给网络,提供全生命周期定制化绿电运力综合服务,在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和碳排放的同时,配套换电设施运营、电池银行、数字化运营及生态金融方案等服务。
基于组合式离线可循环能源技术,吉利将于2021年建成风光储充换一体化绿色智能综合能源站,致力以高效、节能、低耗、零碳排的绿色运力助力能源低碳发展,持续推动公路货运零碳变革。
绿色出行
我们致力于以领先科技实力实现零排放的绿色出行。旗下曹操出行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、车联网、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新能源科技,创新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,与消费者共同打造低碳、健康、共享的人车生活圈,践行“绿色出行”新风尚。除此之外,曹操出行通过模拟银行运营模式,创立了国内首家以新能源汽车(纯电动汽车、混合动力汽车、替代清洁能源汽车)产生自愿碳减排量的“绿碳银行”,帮助用户累计碳资产。曹操出行未来还将打造开放型的新能源汽车CCER(中国经核证的减排量)资产管理平台,面向新能源汽车用户(乘客、私家车主及中小型企业主),帮助个人及小微企业以便捷的方式管理碳资产、参与碳交易并获益,以此鼓励用户选择绿色出行方式,为2060碳中和目标的全面实现贡献力量。
2020年,曹操出行全年绿色出行里程超过18.7亿公里,累计碳减排量26.6万吨,节约燃油资源13,102万升。